确定离婚案件中被拆迁房屋的性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安置房是按使用人口标准安置的,夫妻另一方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2、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夫妻双方婚后对房屋进行了扩建或者添附,夫妻另一方也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3、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父母的财产,安置房是按使用人口标准安置的,夫妻双方均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4、被拆迁房屋是夫妻一方父母的财产,夫妻双方在与父母共同生活期间对房屋进行了扩建或者添附,夫妻双方均有一定的产权份额。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前两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占安置房所有权的分额有较大悬殊,在具体分配房屋时,应着重考虑所有权分额较多的一方,给予对方相应的补偿;后两种情况下,安置房所有权的主要分额是夫妻一方父母的,夫妻双方所占分额相对较少,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处理。
法院对离婚拆迁房产怎么分割法院在审理涉及房屋拆迁问题的离婚案件时,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依法分割。夫妻双方因离婚而导致夫妻关系终止时,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也终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坚持平等原则和采取各半分受主义,对妇女和未成年子女利益适当予以照顾。夫妻离婚时分割拆迁安置房也应当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2、调解处理。离婚案件中涉及到拆迁房屋处理的,只要关系到案外人的民事权利,只能进行调解。大多数情况下,促成当事人和案外人就拆迁房屋问题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仅就其中的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对拆迁房屋处理意见中具有可执行内容部分制作民事调解书。
3、另案处理。通常情况下,法院只能就离婚问题和范围明确的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先行作出处理,而对涉及其他共有人权利的拆迁房屋的处理,可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离婚拆迁房产分割案例2001年,34岁的阿伟与阿珠2001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2010年,阿伟上法院起诉妻子阿珠,提出离婚,法院以两人感情尚未破裂为由驳回了阿伟的诉求。2年后,阿伟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阿伟父母自建的房屋拆迁,之后得到两套拆迁安置房。为了把房子给儿子,这对老人让儿子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上签字,之后那两套拆迁安置房的产权证也做到儿子名下。儿子与儿媳闹离婚,儿媳表示这两套房属夫妻共同财产,要与儿子平分。
这场官司中,婚后财产分割成为两人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着两套拆迁安置房的性质——是阿伟的个人财产还是阿伟和阿珠的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离婚后,阿珠有没有份分这两套房子。
阿伟的父亲说,他们一家是福州某乡镇的村民。2001年,他用自己多年积蓄再加上向亲友借来的钱,在祖宅旁建了一座170平方米的三层房屋。2005年,政府部门为了规划新区,全村房屋统一拆迁,他分到两套房子。拆迁时,他想到房子最终由儿子阿伟继承,为了省去今后房产转让费用,就直接让儿子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字,并将新房的产权登记在儿子名下。所以,房子并非儿子与儿媳的夫妻共同财产。
新《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从此案来看,该拆迁安置房房屋可视为阿伟父母对阿伟的赠予,应该认定为阿伟的个人财产,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