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婚姻 > 假结婚

假结婚

时间:2024-09-27 12:18:50 点击:163 次
假结婚认定

所谓假结婚,是指双方当事人没有真正结婚或离婚的意思,但形式上已向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结婚或离婚登记的行为。假结婚,实际上就是没有结婚或离婚的真实意思,在民法上属于虚假意思表示。因而,要了解假结婚的效力,必须了解虚假意思表示的效力问题。

虚假意思表示,又称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当事人故意将真实意思隐藏而作虚假表示。故意虚假意思表示,包括心中保留与通谋虚假。何为心中保留,因其称谓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在德国,称心中保留为意思保留或真意保留,谓表意人自知其非真意,故而为非真意之意思表示。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认为,称为心中保留者,谓保留真意于心中,而未与相对人通谋也。我国大陆有学者称心中保留为真意保留或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所谓通谋虚假,又称虚伪表示、伪装表示或假装行为,指双方当事人均为虚假表示,并有通谋的事实,即双方合谋,共同使其意思表示不真实。

假结婚风险

假结婚的法律风险,目前假结婚的现象比较常见于动拆迁、给孩子上户口、绕开限购、亲属移民等过程中。而在法律层面上而言,假结婚其法律本质是需要前往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而婚姻状况一经登记,就产生法律效力,因此说到底假结婚都是一种真实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而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是越来越谨慎,对于实务中容易产生钻法律空子的政策也不断再加以完善,可以说目前通过假结婚的手段真正能够获取利益的情况是少之又少。而在假结婚中,一方当事人出于某种利益目的通过种种途径寻找到自己的结婚对象,多数情况下还会承诺在事成后或获得利益后支付结婚对象一笔报酬,但当婚结了,事情却没办成,矛盾就出现了,结婚对象可能会利用离婚的契机捞上一笔。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结婚容易,离婚难!在一方当事人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往往在第一次诉讼中驳回另一方当事人的离婚请求。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如当事人所愿通过办理结婚获取了某种利益,那在没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对于这部分利益的获得如何分割,法律层面上可能会有所空白,一旦产生纠纷,由于缺乏相应的书面证据材料,诉讼效果上可能会大受影响。

假结婚风险防范

1、书面约定很重要

假结婚,书面的约定很重要。对于假结婚的,做一份明确的婚前财产协议是不能缺少的程序。当然婚前财产协议的约定应当谨慎,订立不慎可能会导致婚前财产协议整个失效。

2、保留好自己的证件

眼下,有很多犯罪团伙瞄上了假结婚这种生财之道,为了能够防止被犯罪团伙利用,建议当事人能够谨慎对待自己虚假的结婚对象,防范被犯罪团伙获取个人信息,财产信息。

另外,律师建议当事人再选择假结婚之前,能够提前向法律人士进行咨询,避免自己折腾一番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假结婚法律风险大,毕竟感情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眼前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