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劳动 > 聘任书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如何界定

聘任书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如何界定

时间:2024-09-17 12:05:49 点击:178 次
一、聘任书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如何界定

  聘任书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的合同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有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合同里有这些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劳动者的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报酬;

  5.劳动者应遵循的纪律;

  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7.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聘任书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时效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如果时效中断的,则重新起算;如果时效中止的,则从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