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损害赔偿 > 被他人造谣,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被他人造谣,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时间:2024-06-26 11:34:57 点击:119 次

目前而言,在信息化社会,造谣实施起来较为便捷,违法行为人具有隐匿性,受害者维权成本较高。你是否曾在别人的嘴里听到过造谣呢?你是否被人谈论过这些呢?

网友咨询:

被他人造谣,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河北鼎诺律师事务所王艳璐律师解答:

1、记住保存证据,及时地对谣言内容、造谣者的昵称/ID、视频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自己社会评价降低、工作受影响的证据进行截图或录屏。当发现自己被造了黄谣,立即要求平台删除、屏蔽相关内容,如果平台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谣言扩散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尽快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及时惩治造谣者。

3、被造谣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行政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情节较为严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诽谤罪自诉,从而让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

河北鼎诺律师事务所王艳璐律师解析:

恶意造谣,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规定,行政机关可对造谣、传播谣言者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还将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王艳璐律师简介

我于2014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实习,2016年正式执业。每年办理案件近百件。主要案件类型,包括刑事辩护 侵权类纠纷 债权债务纠纷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各类合同纠纷 法律顾问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