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房产 >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

时间:2024-08-01 12:05:00 点击:116 次
农村房屋能赠与吗

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流转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这主要是因为房屋流转必然涉及宅基地流转,而宅基地流转是受到我国法律法规严格限制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10条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身份关系相联系,在房地一体的格局下,处分房屋的同时也处分了宅基地,可能损害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因而受到严格限制。《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4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由此也可以看出,农村房屋的流转行为并非必然违法无效。所以,农村房屋是能够赠与的,但是赠与行为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怎么订立农村房屋赠与协议

1、农村房屋赠与协议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房屋的状况、农村房屋赠与协议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农村房屋赠与协议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如果赠与人认为赠与行为在房屋转移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农村房屋赠与协议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了。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如果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担心赠与人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依法公证。

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受赠人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使得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没有房屋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赠与人不得作为赠与财产赠与他人,否则可能造成对第三人合法权利的侵害。

5、赠与人应在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中说明赠房屋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药承担责任。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范本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

甲方(赠与人):_____(写明姓名、住址)住所:_____有效证件号码:_____

乙方(受赠人):_____(写明姓名、住址)住所:_____有效证件号码:_____

甲方自愿将其下所有的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按照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双方自愿达成赠与房产协议如下:

第一条 甲方自愿将其房产赠与给乙方,乙方自愿接受该房屋。该房屋具体状况如下:

(一)座落于_____,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

(二)赠与房屋的所有权证证号为_____;

(三)房屋平面图及其四至范围见附件一;

(四)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该房屋一并赠与。该房屋的相关权益随该房屋一并赠与。

第二条 因甲方_____,此房产所购的所有房款和税费均已有乙方代甲方支付,由甲方所购该房产并取得该房产房产所有权证。经协商一致甲方愿将该房屋赠与乙方,并在乙方能办理过户手续时积极协助办理。

第三条 甲方保证房屋在此农村房屋赠与协议签订前以及合同签订后一直到过户完毕期间该房屋权属状况完整和其他具体状况完整,并保证房屋不受他人合法追索。

第四条 甲方没经乙方同意不得将此房产抵押、转卖或出租给他人,否则抵押、转卖或出租行为无效。如因上述行为造成乙方不能取得赠与房产的,甲方应如数补偿或退还乙方代为支付的所有房款和代交的其他等所有税费。

第五条 甲方赠与乙方房产,本合同在双方签订经公证处公正后不可撤销。

第六条 在乙方能办理该房屋过户手续时,甲方应按约定积极协助乙方转移办理过户手续。

第七条 甲、乙双方定于_____时正式办理过户该房屋,双方定于_____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相关附属设施和相关权益的更名手续。在乙方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后,按有关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该房屋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甲方未按规定履行以上义务的,则按下列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八条 甲、乙双方确认,虽然房屋所有权证未作记载,但依法对该房屋享有共有权的权利人均已书面同意将该房屋赠与给乙方。

第九条 本契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订立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以及本契约的附件均为本契约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十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到公证处公证之日起生效。

第十一条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中若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二条 本合同一式_____份。其中甲方留执_____份,乙方留执_____份,为公正留执公证处_____份,为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提交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一份。

第十三条 甲、乙双方约定补充条款如下:附件一文本:房屋平面图。

甲方(签章):_____

乙方(签章):_____

签约日期:_____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