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房产 > 房屋交易

房屋交易

时间:2024-12-14 11:54:18 点击:182 次
房屋交易合同如何签订

签订房屋交易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一)购房者要注意关于定金的约定。

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如何?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认购书后,就要交一定额度的定金,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时购房者在交付定金后因种种原因得不到银行的贷款而无法购买该房产时,发展商一般都只退购房款而不退定金,理由是购房者没有履行合同,所以没收定金。

(二)购房者要看清合同主体是谁。

购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识,有时会忽略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代表发展商签约的人并不是开发企业而是中介,或者合同上的开发商并不是该房产土地拥有者,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问题。

(三)购房者要小心开发商的补充协议。

有的发展商在与客户签约时,会主动向客户出示一份补充合同,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赔责任以及面积丈量误差率差异过大在哪些情况下能免赔,这是发展商为了保护自己在一些非人力能控制的情况下造成违约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签补充协议在购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是要提醒购房者的是,一定要看清楚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

(四)注意开发商约定的费用是否该缴纳

房地产开发对资金的要求很高,但并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购房者提前交纳不该交的钱。而在合同或是补充协议中,开发商常会将一些不该预先交纳的费用写进去,要求购房者提前交纳,这是显失公平的。比如有些发展商在尚未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及服务标准、收费情况的前提下,就要求买家在预售契约中承诺接受物业管理服务,并接受相关约束,这对消费者是不利的。

(五)购房者要注意把自己提出的补充协议写进去

前面说了,开发商在签约时会主动出具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补充协议,购房者同样也可以出具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补充协议,最好将开发商在其广告宣传中的条款和楼书里关于装修、物业管理中的承诺都签进补充协议中,不要怕麻烦。也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一定要将这些内容明确写进合同。

房屋交易流程

1、步骤一:登记

(1)房屋买、卖方填写《求购房屋情况登记表》、《出售房屋情况登记表》;

(2)房屋买、卖方签订《房屋求购委托协议》、《房屋出售委托协议》;

2、步骤二:选房

(1)求购者选房;

(2)业务部门开具《看房联系单》,经纪人陪同看房;

(3)出售方协助看房;

3、步骤三:议价过程

(1)业务部协助双方洽谈、协商;

(2)买卖双方签订《房屋转让合同》;

(3)完成房屋评估,双方确定交易价格;

(4)公司代办买卖双方产权过户手续;

(5)完成房款交割。

房产交易税费怎么计算

房屋买卖税费标准如下:

契税:买受人承担,居住房屋个人1.5%、单位3%,非居住房屋3%;

合同印花税:买受人承担,0.03%;

权证印花税:买受人承担,5元/本;

交易手续费:每平方米3元,全部由开发商承担;

登记费:买受人承担,住房每套80元、非住房每套300元;

配图费:买受人承担,居住房屋25元;非居住房屋:1:500地籍图每幅65元、1:1000地籍图每幅92元、1:2000地籍图每幅120元;

抵押登记费:纯公积金贷款100元,组合贷款及商业贷款200元;

公证费:50万元以下部分,按房价的0.3%,不足200元按200元计;50万-500万按0.25%。

房产交易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买卖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格

1、卖方主体问题。

房屋销售分为房屋现售和房屋预售,现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竣工验收合格的房屋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房价款的行为。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者房价款的行为。可见,房屋销售主体只能是依法设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房地产。

2、买方主体问题。

购买人应是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就购买房屋而言,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10周岁的人购买房屋,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二)房屋销售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1、房屋预售实现许可证制度。开发企业进行房屋预售应当向城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房屋预售应满足下列条件: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3)按提供预售的房屋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2、房屋现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现售房屋的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4)已通过竣工验收。

(5)拆迁安置已落实。

(6)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的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7)物业管理方案已落实。

另外关于销售证件的审查。有些开发商由于资金的原因,只按一定比例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因而领取的是临时国有土地使用证,因而在其领取的房屋预售许可证的销售范围中,仅包括规划项目的部分楼号,有的甚至仅包括一栋楼的部分楼层。因此,作为买受人要着重审查您要购买的房屋是否包括在预售范围内。决不要认为开发商有了预售许可证,所有的房产都是合法销售。这是许多买受人容易忽视的环节。

此外还要注意,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签订的认购书是开发商与购房人双方为实现各自的利益目的,对开发商将要预售的房屋达成的一个认购意向协议。对其中定金的约定一定要看清楚,否则可能会造成购房者利益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