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婚姻 > 婚外情处理

婚外情处理

时间:2024-09-20 13:01:22 点击:162 次
属于婚外情的行为

1、一般的婚外情行为

是指男女双方与婚外异性,除同居或重婚外,一般的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重婚

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是否“以夫妻名义”是区别“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重婚”的关键;关于何谓“以夫妻名义”,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综合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判断:

(1)两人之间相互以夫妻相待,比如过正常的夫妻家庭生活;

(2)两人对外明确以夫妻名义相称,比如,对邻居、朋友介绍两人系夫妻关系,在社会上以夫妻身份出现等;

(3)其他社会公众也认为该二人是夫妻。

婚外情如何处理

当遇到婚外情时,要冷静面对,切忌大吵大闹。如果想维护家庭的稳定,就要以包容为基础,严厉纠正婚外情的行为。如果面对婚外情行为无法忍受要结束婚姻,可以协议离婚或者向法院起诉离婚。

如何认定婚外情

想要认定一方有婚外情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婚外情的有效证据一般有以下几种:

1、有婚外情的配偶一方或婚外异性做出的书面材料;

(1)双方往来的书信或一方的日记等记载婚外情事实的书面材料;“白纸黑字”的记载,如能清晰完整地反应案件事实或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一般能取得较好的证明效果;

(2)当婚外情突然被曝光或因此造成家庭矛盾激化之时,有婚外情的配偶一方或婚外异性情急之下写下表示“保证悔改”,“不再往来”等的“保证书”、“道歉信”、“承诺书”等。

如果在法庭上,有婚外情的配偶没有充分证据否认该书面材料是出自自己真实意愿的表示,则一般会被法官采信,作为认定婚外情的关键证据。

2、显示有婚外情的配偶一方与婚外异性亲密关系的各种照片;

例如,记录了他们在公园、剧院等公共场所拥抱、牵手、亲吻等亲昵行为的照片,也能从一个侧面证实其间存在不正当的异性关系,证明配偶的过错。

3、录音录像等能够证明有婚外情的视听资料;

如谈话中有婚外情的一方配偶承认与第三者的婚外情关系、在自家安装摄像设备,拍摄到配偶与婚外异性举止亲昵的录像等;

4、手机短信;

配偶与第三者之间的婚外情短信。

鉴于此类证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保存比较困难,二是稳定性差,容易删减或编辑,且难以通过一般的技术手段发觉;三是很难直接证明短信发送者及接收者到底是谁。

应尽量将短信保留在接收的手机内存或存储卡中,并经公证机关的公证程序,以备将来作为证据使用。

5、通讯软件聊天记录和电子邮件;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QQ、MSN等通讯软件聊天记录和电子邮箱中的来往信件,发现夫妻一方有婚外情的现象大量存在,但此类证据同样存在保存困难,稳定性差且无法证明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等问题。

所以这两种证据也很难单独作为婚外情证据,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通过截图打印或公证后,只能将其作为辅助的证据材料,帮助证明者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6、可以进一步认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材料

(1)房地产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或租房地物业公司有关两人租房、交物业费、水电费等有关证据;

(2)共同居住的小区邻居、保安等服务人员的证人证言;

(3)警方的笔录和出警记录;

实践中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如果发现配偶一方与婚外异性的同居地点,可以拨打“110”以“发现卖淫嫖娼行为”等事由报警,由执行公务的公安人员进入住宅,然后对二人进行询问,并做出笔录;

如此,证据由公安机关做出,证明力相对较强;既避免了当事人自行进入他人住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又能通过日后调取此类证据提交法庭,证实配偶与第三者的同居的事实,得到法官的采信。

7、可以进一步认定“重婚”的证据材料

(1)以夫妻名义共同做出的行为,如登记结婚、举行婚礼、为孩子申报户口、购买及租赁住房等;

(2)亲友的证人证言;

婚外情取证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过错方的婚外情取证过程中,如果在自家床上拍到配偶与第三者有不正当关系的照片、录像、录音等,都是很好的证据,法院很容易予以认定。但当事人不能擅自闯入他人住宅或宾馆客房进行上述取证活动。因为这会侵犯他人隐私,此时应当报警,由警察对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双方做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是有力的证据,但普通公民不能向公安机关调取,只能由律师凭律师证与介绍信取得。

当事人在公园、酒吧等公共场所取证,比较容易,也不违法。但在公共场所很少会有过分亲密接触的情形,此时要证明过错方有非法同居行为,而只能证明过错方与他人存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