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损害赔偿 >

《侵权责任篇》新旧条文对照解读

2024-09-18

《侵权责任篇》新旧条文对照解读 亮点一:规定了自担风险行为规则 该条规定了在部分具有风险的文体活动中,受害人原则上不得请求其他参与者赔偿损失,避免过度扩大侵权责任的范围,同时也避免司法实践中死者为大等和稀泥式判决。 亮点二:新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仍以违约责任仍以补偿性为主,导致实践中许多受害人维权成本过高,加害人侵权成本太小,侵犯知识产权屡禁不止的现象。本次《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侵害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加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 亮点

在阻止施暴男子过程中自己牌眼镜被对方打坏的如何索赔

2024-09-18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保护他人权益导致自己受到损害的,可以直接向施暴男子索赔,若施暴男子逃跑或无力赔偿,受益人应适当补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网络侵权处理机制七大亮点深度解读

2024-09-18

就侵权责任编而言,其在《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对网络侵权处理机制进行了整体修改和完善,呈现七大亮点: 一是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权利人通知的转通知义务,增加反通知的规定,优化了《侵权责任法》中的通知删除制度(第1195条第1款及第2款); 二是明确平台可以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采取必要措施,给云计算及小程序等新类型的网络侵权处理留有空间和余地(第1195条第2款); 三是明确了权利人错误通知造成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有利于打击恶意投诉行为(第1195条第3款); 四是增加了要求权利人和网络用户在

民法典解读——充分保护和救济民事权益 聚焦侵权责任编

2024-09-18

民法典解读——充分保护和救济民事权益 聚焦侵权责任编 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伤害该找谁 高楼抛物坠物造成的损害,被称为“悬在人们头顶上的痛”,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有研究表明:一个30克的鸡蛋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损;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来可使人当场死亡。 如何守护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空抛物坠物责任的完善,在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 为保障好人民群众

在小区中散步时被从居民楼落下的一扇窗户砸伤的物业是否有责任

2024-09-18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高空抛物行为,若物业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应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

在阻止正对女子施暴的男子过程中致男子受伤的阻止人是否需要赔偿

2024-09-18

阻止正在进行施暴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吸收功能为,在合理限度内造成的伤害不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人脸特征、指纹、航班行程是个人信息吗

2024-09-18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生物识别信息、行踪信息等都是个人信息,所以说,人脸特征、指纹、航班行程是个人信息,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

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被自行车撞伤对方想逃走并周围没有摄像头的可以扣留对方的自行车吗

2024-09-18

《民法典》规定了“自助行为”制度,被侵权人可以在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

37岁单身男子有性侵少女的违法犯罪记录的能收养女儿吗

2024-09-18

为进一步强化对被收养人利益的保护,《民法典》在收养人的条件中增加规定 “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并增加规定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此外,《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条规定,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

《人格权篇》新旧条文对照解读

2024-09-18

《人格权篇》新旧条文对照解读 亮点一:人格权独立成编 本次《民法典》立法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是争议较大的问题,目前其他国家《民法典》没有将人格权独立成编,部分著名专家教授也一直反对人格权独立成编。单最终本次《民法典》仍对人格权独立成编,体现了国家立法以人为本,强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立法倾向。 亮点二:明确规定损害人格权的违约之诉中,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法条: 我们目前司法实践中,违约和侵权责任竞合时,若主张违约责任,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在侵害人格权的违约行为中,即使选择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