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债务债权 >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认定标准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认定标准

时间:2024-09-13 09:22:27 点击:183 次
一、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认定标准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若发现存在以下情形,应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1.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2.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3.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可能。

  4.当事人双方在特定期间内多次参与民间借贷诉讼。

  5.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前后矛盾。

  6.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无争议或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7.借款人的配偶、合伙人或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8.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9.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10.其他可能显示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二、识别虚假诉讼要点

  为识别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应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借贷关系的真实性:仔细审查借贷双方的关系、借款原因、借款用途等,以判断借贷关系的真实性。

  2.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提交的债权凭证、转账记录等证据进行仔细审查,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3.当事人的陈述和行为:注意审查当事人的陈述和行为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

  4.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了解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以判断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认定标准

三、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

  对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法律将给予以下严厉的法律后果:

  1.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准许,并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2.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依法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将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了解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和法律后果,有助于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民间借贷纠纷。如果你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