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阴阳合同可能会发生下面几种纠纷:
(一)合同履行价款纠纷主要是因为双方对于阴阳合同约定的房屋价款不一致,导致合同双方对合同价款的理解不同产生的纠纷。
(二)合同效力纠纷主要是指由于阴阳合同有规避国家税收的约定,一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会以此为由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因此产生的法律纠纷。
(三)合同违约纠纷主要是指在履行合同中,阴阳合同对同一事项的约定内容不同,双方在履行不同内容的义务产生的法律纠纷。
房屋买卖的双方签订的“阴阳合同”按照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确定其法律效力,一般根据认定“阴性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就转让同一房屋先后分别签订数份买卖合同,合同中关于房屋价款、履行方式等约定存在不一致,当事人就此产生争议的,应当依据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对于当事人在房屋买卖中确实存在规避税收征管、骗取贷款等行为的,必要时可一并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签订阴阳合同是具有法律风险的。法律是讲证据的,卖房者拿着阴阳合同中的另一份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来证明,这使得购房者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购房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建议购房者遇到纠纷想要诉讼时委托律师搜集证据,以便为维权做好准备工作。
房屋阴阳合同纠纷如何处理如果由于中介的原因签订的阴阳合同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失,应当让中介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此时要注意以下内容才能让中介承担责任:
(一)法律上要有证据证明中介参与了阴阳合同,才会有责任问题,证据主要指中介在过户价格确认书或补充协议上签字或盖章,或者同时在预约和现售上盖章但两份合同差价悬殊。
(二)即便有证据证明中介参与阴阳合同,但现有民事、刑事法律对于中介这一行为并无明确规定,仅有行业规范和行政性处罚规范,故法院一般不会直接判决中介因协助避税而承担责任,最多是依职权建议有关机关追缴税款和进行行政处罚。
(三)行政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有权对参与阴阳合同的中介进行行政处罚。
中介只要没留下参与阴阳合同的证据,法院因中介参与阴阳合同判决中介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排除国土房产局和房地产协会的行政处罚。在二手房交易中阴阳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情况要多于有效,买卖双方最好不要冒险签订阴阳合同,以免出现纠纷时因合同无效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失。
房屋阴阳合同纠纷案例案情介绍:为骗贷款买卖双方签订“阴阳”两份合同 贷款未成申请解除购房协议
为了骗取高额贷款,买房王某与买方张某串通签订了“阴阳”两份合同。实际履行的合同是于2011年1月11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卖方张某以59万元的价格将某小区的房屋卖给王某,并约定“签订本协议时,支付定金一万元,乙方贷款60万元,(由于)乙方贷款金额过高,因乙方原因不能批贷,定金一万元不退,双方终止合同”。被告王某为了能够实现这份合同中的60万元高额贷款,在1月17日,与原告张某串通后签订了另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房屋成交价格为87万元,并由买受人王某向某银行申办抵押贷款。后因被告购买这栋房屋申请的贷款60万元未能实现,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因此原告张某向法院申请解除该协议。
法院判决:违反法律规定 “阴阳”两份合同都无效
法院经审理认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签订的合同无效。被告王某为达到高额贷款的目的,与原告串通,签订不真实的买卖合同。因此判决原被告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律师说法:阴阳合同风险不小 签订需慎重
为了谋求某方面的利益,买卖双方可能会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两份合同。一份自己看,一份别人看。看着占了便宜,其实这里面的风险不小。除了发生那份合同有效地纠纷外,一旦被税务部门发现,则被会依法追缴税款并处以罚款。
因阴阳合同产生纠纷后,买卖双方往往会有以下疑问:阴阳合同哪个有效呢,应按照哪个合同来履行义务呢?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合同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阳合同无效。而阴合同因为是真实意思表示而有效。但是,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法院在处理阴阳合同时,一般情况下为了促成交易即使现售合同上的价格条款无效,但其他条款与真实合同不抵触的仍有效,所以一般情况下会按照阴合同处理纠纷。所以,签订阴阳合同隐患还是不小的,请大家慎重考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