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刑事 > 逮捕的条件

逮捕的条件

时间:2024-07-09 12:43:29 点击:150 次
逮捕的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适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但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会的,即无逮捕必要,不应逮捕。

逮捕的审批程序

(一)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

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1)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2)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3)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三)询问证人等

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2、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四)决定权

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

2、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五)审查批捕的时间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六)不批准逮捕的法律后果

1、立即释放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2、变更强制措施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七)不批准的救济

1、复议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

2、复核

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逮捕的执行程序

1、逮捕犯罪嫌疑人,一律由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持证);

2、执行逮捕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犯罪嫌疑人的家属;

4、逮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逮捕不当,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5、在异地执行逮捕应当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当地公安机关应当配合;

6、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