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自己已感染,在公共场所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未造成病毒传播的是否违法
2024-07-04
明知自己已感染,在公共场所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未造成病毒传播的违法,在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如果明知已经感染病毒,仍然在公共场所活动且不采取防范措施,就算未造成病毒传播危害公共安全的,仍然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4-07-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属于法定不准结婚的传染病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指重症精神病、先天痴呆症等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不属于法定不准结婚的传染病范围。 【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法》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4-07-04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公职人员可能涉及被问责的情形是: 1.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3.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4.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5.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6.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2024-07-04
知道身边有来自疫情发生地或确诊病例,应该向有关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故意隐瞒不报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3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
2024-07-04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公职人员可能被问责的情况是: 1.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3.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4.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5.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6.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7
2024-07-04
确诊病例的家属负有自觉隔离或求助医学观察的法定义务,确诊病例的家属或接触过的亲人属于密切接触者,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密切接触者属于极有可能被感染的人群,在没有经过隔离期间,没有确定是否染病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感染他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期间发布的有关隔离规定,情节较轻的,面临行政处罚;危及公共安全的,涉嫌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
2024-07-04
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和《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条规,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那么,医疗事故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法律是如何规定医疗事故的? 网友咨询:医疗事故的处罚标准? 云南万成律师事务所郭长青律师解答: 1.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给予警告。 2.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3.对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医生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
2024-07-04
“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到了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免。有过错就有赔偿,那么,如何认定医疗过失行为,有什么赔偿标准? 网友咨询:医疗过失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孙丽花律师解答: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 1、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 2、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 3、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 4、行为人没有履行注意义务。 赔偿的数额,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
2024-07-03
很多事故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医疗事故也不例外。既然已经对患者的人身造成了伤害,那么除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肯定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有什么作用,怎么赔偿? 网友咨询: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有什么作用,怎么赔偿? 黑龙江盛名律师事务所陆相萍律师解答: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的作用如下: 1、影响对患者的赔偿; 2、影响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和监督; 3、影响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有关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
2024-07-03
一、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出现的就医问题及各地采取的互联网+医疗对策。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我国传统医疗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对于处于疫情中心的湖北,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大量发生,大部分医院病房临时改造成传染隔离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导致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遇到了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隔离病房的床位数量有限,导致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只能在家隔离治疗,一床难求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为了减少非新冠肺炎患者到医院就诊导致的交叉感染,几乎全国的医院除了发热门诊和急诊开诊,其他门诊都基本关闭,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