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刑事 >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

时间:2024-07-08 12:44:03 点击:82 次
死刑和死缓适用条件的不同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

而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具体内容如下:

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况。比如一个案件事实完全清楚、完全充分、则可以直接判为死刑立即执行,但如果事实基本清楚、证据基本充分,还有部分未完全查清,或有的地方有疑问的,则应适当考虑死缓,否则一旦是错案,人被杀后则无法挽回。

2、被告人是否有或立功情节。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或立功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并且行为人已有自首或立功的表现就说明该人有悔罪的表现,那么就应该从轻处理。

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这也主要考虑其主观恶意不大。

4、行为人的危险性。如行为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并且对周围人的危险性特别大,则不宜适用死缓。

5、受害人及其他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被害人引起的,那么也应当适当考虑死缓。

6、是否有特殊身份。如少数民族、华侨、归侨。

7、是否可能是“活证据”。比如行为人是一个特大犯罪集团的知情人,如把他判为死刑立即执行,可能使这个特大的犯罪集团的线索就此中断,因此可适当考虑死缓,不失为上策。

8、是否是农民的土地纠纷、邻里纠纷、民族仇恨、宗教信仰纠纷,由于这些人并非是十大恶极的人,考虑到稳定的因素应适当考虑死缓。

死刑和死缓审判程序的不同

死刑判决生效后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复核决定执行,然后通过枪决、注射方式执行。即死刑犯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决定。

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死刑和死缓刑罚执行的方式不同

死刑被执行后,犯罪分子的生命即被剥夺。而犯罪分子被宣布死缓后,则具有以下几种后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属于故意犯罪,情节严重,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4、如果是累犯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可限制减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