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刑事 >

刑事立案

2024-07-03

刑事立案条件 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⑤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

剥夺政治权利

2024-07-03

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 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即实施了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人。其犯罪性质决定了对他们除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外,不论判处何种刑罚,都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类型,包括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但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犯罪并不局限于所列这几种犯罪,只要是危害严

立案监督

2024-07-03

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 目前,刑事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操作,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报不立的案件。所谓“不报不立”

罚金

2024-07-03

罚金的适用方式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罚金有以下四种适用方式: 1、单科式。刑法规定的单科罚金主要适用于单位犯罪。例如,刑法第387条规定的单位受贿罪和第393条规定的单位行贿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在这种情况下,罚金只能单独适用。 2、选科式。在罚金单独适用的情况下,刑法规定罚金与其他刑种并列,可供选择适用。例如:根据刑法第275条规定,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在这种情况下,罚金作为一种选择的法定刑,只有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3、并科式。在罚金附加适用的情况下,明确规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2024-07-03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长度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对于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将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3、独立适用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4、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起算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起算与执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的期

法院立案程序

2024-07-03

刑事案件的立案范围 (一)公诉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的公诉案件,是指刑事案件经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通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由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 (二) 自诉案件 所谓自诉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自诉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具体包括以下4种: (1)《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诽滂案,

立案调查

2024-07-03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对已经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发生,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为了做好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骤和方法: (一)事实审查。审查事实,首先要审查有无事件发生,然后审查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案件。如果属于犯罪案件,还要审查对行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通常的做法有: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自首人进行询问或讯问;向有关的单位或组织

特别累犯

2024-07-02

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 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主要如下: 1、前罪和后罪属于刑法所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范围。 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 3、构成特别累犯,不受前后两罪相距时间长短的限制。 特别累犯与一般累犯的区别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特别累犯与一般累犯的区别: 1、一般累犯要求犯罪分子所实施的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特别累犯,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范围,不是上述罪名的,就不能

具结悔过

2024-07-02

非刑罚处理方法 非刑罚处理方法,除刑法第36条规定的赔偿经济损失外,还包括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适用本条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犯罪分子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而不需要判处刑罚。如果应当判处刑罚或者不构成犯罪,则不能适用。这与刑法第1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不同。 2、虽然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条文规定的是可以,即对于免予

驱逐出境

2024-07-02

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 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即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员,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些外国人既包括在我国境内实施犯罪的外国人,也包括在我国境外实施我国有权管辖之犯罪的外国人。即使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国外实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