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365法律网 > 劳动 >

公司劳动合同在劳动局有存档吗

2024-09-15

一、公司劳动合同在劳动局有存档吗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的。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因此,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合同需要交劳动局存档。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起,劳动合同一般不再交劳动局存档。 3.不过,在此之前的时期,劳动合同需要通过鉴证才具有法律效力,那时劳动局会有存档。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具有法律约束

签完入职合同什么时候上班

2024-09-15

一、签完入职合同什么时候上班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入职合同,实际上就已经确立了劳动关系。这意味着,一旦合同被双方签署,劳动者就可以开始上班了。 2.然而,具体的上班时间可能会因公司的内部规定或实际工作需要而有所调整。 3.有些公司可能会要求劳动者在签署合同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或等待岗位空缺,才能正式开始工作。 因此,在签完入职合同后,劳动者应咨询用人单位的具体安排,了解确切的上班时间。 二、入职合同的签订期限 1.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

劳动合同劳动报酬怎么写

2024-09-15

一、劳动合同劳动报酬怎么写 1.在编写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的条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报酬的约定应当明确、具体,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1)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计算方法,确保劳动者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报酬。 (2)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法律对试用期工资的明文规定。 (3)绩效和考勤以及岗位工资等也应明确数额或计算方法,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资支付明文规定 1.根据《劳动

劳动合同包含哪些内容

2024-09-14

一、劳动合同包含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包含多个关键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明确起始和结束日期,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工作岗位;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也是重要部分,涉及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培训以及福利待遇等; 4.劳动报酬同样重要,包括具体数额、支付项目、计算方法和支付日期; 5.社会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明确用

入职协议算劳动合同吗

2024-09-14

一、入职协议算劳动合同吗 入职协议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 1.虽然入职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双方之间的约定,但它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所应具备的必备条款和法律效力。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要素,而入职协议往往只涉及一些简单的入职事项,无法全面涵盖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因此,入职协议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应包含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劳动合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有几种类型

2024-09-14

一、劳动合同有几种类型 劳动合同按照期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单项劳动合同。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而单项劳动合同,即没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维护权益签约需求 1.无论劳动合同的类型如何,劳动者都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劳动合同分为哪些内容

2024-09-14

一、劳动合同分为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2.劳动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还应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4.法律、法规规定

劳务合约和劳动合同区别

2024-09-14

一、劳务合约和劳动合同区别 劳务合约和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主体资格、关系性质、待遇保障、合同内容的任意性以及法律调整等方面。 1.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一方是用人单位,如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另一方则是劳动者个人;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则更为灵活,既可以是法人或组织之间,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或公民与法人之间。 2.劳动合同双方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人身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双方仅存在财产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无隶属关系。 二、劳务/劳动合同主体资格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2024-09-14

一、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责任和劳动者的违约责任。这些责任具体体现在经济补偿责任和赔偿责任两个方面。 二、用人单位的责任 1.用人单位在违反劳动合同时,需要承担的经济补偿责任主要包括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2.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 3.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赔偿金,以弥补劳动者因违反劳动合同所遭受的工资收入损失、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等。 4.具体的赔偿标准包括支付劳

离职后劳动合同有用吗

2024-09-14

一、离职后劳动合同有用吗 1.尽管员工辞职后,劳动关系解除,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合同对双方已无约束力。 2.但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应当保存二年以备查。 3.这意味着,即使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合同依然需要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可能产生的争议或纠纷。 二、离职情形与程序 劳动者的离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这种情况下,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员工是否续签的意见

Powered by 365法律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